作者:高瑞鴻醫師
例行性的健康檢查中常常有包含「類風濕因子(RF)」,也不時有病患因為類風濕因子數值異常前來就診,而且擔心是不是罹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。
大多數的狀況是,這些病患檢查起來關節都沒有明顯問題。
究竟是怎麼回事呢?
類風濕因子是什麼?
類風濕因子,原文是rheumatoid factor,簡稱RF。也有人叫它「類風濕指數」、「類風濕抗體」。
RF在1937年由瑞典醫師Erik Waaler意外發現,在人體的作用是針對抗體(Fc portion)的抗體。後續有學者進一步指出類似異常時常出現在有關節炎的患者,並且在1957年成為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的標準之一,延續至今。
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中,類風濕因子出現異常的比例大約是七成。
類風濕因子不只出現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
其他類風濕以外的自體免疫疾病,包括乾燥症、紅斑性狼瘡等等,也很常見類風濕因子的異常。
在其他疾病當中,舉例來說,包括B型肝炎、C型肝炎、肝硬化、癌症、梅毒等等,也都很常見出現。
即使是健康的一般人也有5%的人會有類風濕因子異常;年紀如果是70歲以上,異常的的比例甚至高達的10到25%。另外,打疫苗過後也可能出現類風濕因子異常的情形。
所以,不是只靠抽血檢驗類風濕因子就可以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,而應該是以關節是否發炎為主要,並參考檢驗的結果做整體的判斷。
類風濕因子數值高低重要嗎?
對於原本沒有類風濕的人來說,如果發現有相當高的類風濕因子,則以後發生會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可能較高,出現相關症狀要提高警覺。
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,類風濕因子的數值高低整體而言反映了疾病的嚴重度。
類風濕因子的數值越高,關節出現破壞的機率越高、對於藥物效果可能較差、關節外表現的機會也較高。
看到這裡也不用太緊張,這些資料都是以群體做統計的結果,對於個別病患的風險仍有考量各種其他因素來做評估。
結論
類風濕因子的名字當中雖然有類風濕三個字,但實際上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特有。
實務上要考量各種可能造成類風濕因子異常的原因,再針對原因建議進一步的處理方式。